12月17日,應我校科技處、前沿院及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碳中和科學與技術學院)邀請,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張華研究員做客我校“前沿科學報告”,作了題為“環境健康快速診斷與綠色修復”的學術報告。報告由環境學院院長郭軍康教授主持,環境學院教師和部分研究生參加了此次報告會。

張華研究員的報告主要從硒汞相互作用機制及制約特征、硒汞聯合暴露人體健康風險評估,以及開展的硒汞聯合土壤修復項目三方面展開。他首先介紹了課題組在“硒-汞、硒-砷交互作用領域”取得的新進展,即首次發現汞礦區土壤硒的增加可以顯著抑制水稻根部以上的莖、葉、果實等部位對土壤中無機汞和甲基汞的吸收和轉運能力,水稻葉片汞的生物積累和葉片硒的生物富集因子呈現顯著正相關;此外還發現砷和硒通過產生活性氧引起細胞毒性和遺傳毒性,體內硒化合物的不平衡會導致活性氧的產生,抑制或降低基因組的穩定性。基于以上研究成果,張華研究員還介紹了其被聘請為生態環境部環境保護與對外合作中心特聘顧問、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銅仁駐點研究專家組組長所開展的綠色修復工作。
報告會后,張華研究員同我校師生進行了互動,悉心回答了師生提出的問題,促進了師生在相關領域的學術交流。
新聞小貼士:
張華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特聘核心二級研究員,先后獲國家/海外高層次青年人才和國家級科技創新領軍人才資助。為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場地土壤污染成因與治理技術”重點專項項目首席和中國科學院“環境健康快速診斷”青年交叉團隊負責人,中國科協海智計劃特聘專家;現任環境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貴州省土壤重金屬污染防治與生態修復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張華研究員圍繞“環境健康診斷與修復”相關的重大科學問題和需求取得系統創新成果,主持國家級和省部級等科研任務30余項,在Environ Health Persp, Environ Sci Technol, Water Res等國際知名期刊發表論文100余篇,出版中英文專著6部,獲“侯德封礦物巖石地球化學青年科學家獎”、“貴州省人民政府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德國Springer Outstanding Ph.D. Thesis Prize”等榮譽,入選2023年愛思唯爾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
(核稿:陳慶彩 編輯: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