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大思政課”建設和學校思政課建設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貫徹實施教育部等十部門《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工作方案》,充分發揮“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思政育人功能,11月23日,馬克思主義學院“概論”教研部主任王貞茹、“概論”黨支部書記岳婷婷、教師代表陳紅,帶領2022級本科生30余人,赴位于銅川市的王石凹煤礦工業遺址開展實踐教學活動。
王石凹煤礦工業遺址是王石凹煤礦停產轉型后留下來的國家工業遺址。王石凹煤礦是國家“一五”期間156個重點工程建設項目之一,由蘇聯列寧格勒設計院設計,1957年開工建設,1961年建成投產,年設計產能120萬噸,是當時我國西北地區第一座機械化礦井、唯一一座煤炭工業項目,被譽為“共和國煤炭工業長子”。

師生一行在講解員的帶領下集體參觀了科技館、小游服、侯罐大廳、156雕塑、齒輪雕塑、選煤樓、矸石山等遺存。

師生還集體觀看了由陜西省工信廳和西影傳媒共同出品的國家工業遺產保護系列紀錄片《國家工業記憶》的第1集《西北煤礦“第一井”》,進一步加深了對王石凹煤礦開工建礦、創新發展、停產轉型歷史進程的了解。
工業遺產是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的歷史見證,承載著厚重的國家記憶和偉大的民族精神。王石凹煤礦工業遺址是展示新中國煤礦工業文化、社會主義建設成就的一個重要“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平臺。通過學習參觀和實地考察,同學們對本學期學習的《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中涉及到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走中國工業化道路的思想等教學內容有了更加直觀的認知和更加深入的理解,在了解王石凹煤礦獨特的礦區歷史和礦工精神的基礎上,增強了對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的認同。

作為全國“大思政課”綜合改革首批試驗區建設單位,陜西科技大學高度重視“大思政課”建設。2023年12月13日,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與王石凹煤礦工業旅游開發有限公司按照教育部“大思政課”結對工作要求,簽約共建“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王石凹煤礦工業遺址。今后,學院將繼續堅持開門舉辦“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宗旨,開展好豐富多樣的“大思政課”實踐教學活動,不斷提高思政課的針對性和吸引力,推動“大思政課”建設走深走實,推動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相結合,實現思政課守正創新。
(核稿:劉根良 編輯: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