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輪休期間,陜西科技大學科研工作“不停歇”,通過優化管理服務、聚焦重點領域攻關、深化成果轉化等舉措,在科技項目申報、人文社科研究、產學研融合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為學校“雙一流”建設和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能。

科研管理服務提質增效,項目申報量質雙升。學校科研管理部門以“精準服務”為抓手,圍繞科技計劃項目申報、大平臺培育等核心任務持續發力。暑期學校共申報陜西省科技廳項目453項,較2024年增長39%,其中重點研發計劃、實驗室重點項目等類別申報數量創歷史新高。針對“揭榜掛帥”“科學家+工程師”等專項,科技處主動對接企業需求,搭建校企聯合申報橋梁,并通過線上答疑群、專題研討會等形式,為教師提供全流程指導。圍繞“雙一流”建設目標,聚焦新材料、智能制造、綠色化工等優勢領域,謀劃省級以上區域創新基金、重點研發計劃等大項目、大平臺,整合資源培育科研新增長點。同時,校領導帶隊走訪省科技廳、教育廳、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等單位,深化校地、校企合作,為大項目謀劃與資源整合奠定基礎。

人文社科領域多點突破,高層次項目取得新進展。在人文社科領域,學校重點推進國家級、省級項目申報與成果培育。其中,張宇琦博士的《文明互鑒視閾下中國與波斯傳統手工藝交流研究》獲批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年度項目公示;武建鑫教授在2025年國家社科基金(教育學)評審中成功立項,成為陜西省屬高校僅有的3項立項之一。此外,學校組織24項成果申報陜西省第十七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推薦6位專家參選習近平文化思想研究中心陜西協同研究基地專家庫,并完成15項陜西省文化和旅游課題申報,人文社科影響力持續提升。

橫向科研與成果轉化“加速跑”,產學研融合縱深推進。橫向科研管理方面,前沿院依托OA系統、科研管理系統實現“全天候”服務,現代儀器分析中心開通應急測試綠色通道,保障假期科研活動有序開展。成果轉化領域,學校深化“一院多市”“多院一市”戰略,各學院精準對接地方需求:前沿院與三原縣科技局、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西安生漆涂料研究所等達成戰略合作,推進“陜科大西北輕院科技園”建設;面向全省舉辦生漆與漆工藝人才研修班,推動傳統技藝傳承與創新。同時,學校通過發布科研經費違規案例通報、學術不端警示教育動畫等形式,筑牢科研誠信防線,為新學期科研工作蓄勢賦能。
學校將持續深化“科研強校”戰略,優化科研生態,強化協同創新,力爭在高水平成果沖刺與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中貢獻更大力量。
(核稿:林梅 編輯:趙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