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寒假伊始,并值此新春佳節即將來臨之際,而校領導心中的一份牽掛卻在距學校百余公里之外的定點扶貧對象——銅川山村王石凹,那里的扶貧工作進展如何?困難群眾能否過上一個溫暖、喜慶的春節?1月17日,帶著全校師生員工的深情厚誼,校領導潘中偉、楊欲曉、郭霄鵬、王樹茂、徐曉峰沿著崎嶇山路乘車近2個小時,來到王石凹村,交流座談、慰問村民、查看項目一個都不落下,帶著強烈的感情和社會責任擔當扶真貧、真扶貧。
座談熱:扶貧攻堅干勁足
精準扶貧工作目前取得的成效如何?難點和短板是什么?推動科技興區、開展校區務實合作的任務如何落實?這是我校開展駐村扶貧尤其是與印臺區簽署校區合作框架協議后,校領導一直關注的問題。為此,校黨委書記潘中偉一行來到王石凹村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與印臺區區委書記趙富祥,區委副書記焦毅,區委常委、副區長張鋒,以及王石凹街道辦、村委會和貧困戶代表等就共同關心的問題深入座談,詳細了解我校開展精準扶貧的工作情況,認真研究和探討脫貧攻堅、服務地方區域經濟轉型升級大計。

室外寒風凜凜,大家扶貧攻堅的熱情卻分外高漲。第一書記姬海鋒就2016年我校扶貧工作隊駐村開展精準扶貧工作情況、村委會主任蘭春孝就2017年脫貧工作展望分別作了簡要而務實的匯報。分管扶貧工作的校紀委書記王樹茂表達了學校繼續加大扶貧工作力度的決心,并介紹了下一步具體的安排部署。王石凹街道黨委書記楊彩虹、主任楊轉運等也紛紛發言。

潘中偉認真聽取相關工作匯報,并不時詳細詢問。得知一年來村里不斷發生著可喜變化,尤其是2016年實際脫貧46戶143人,取得超額完成既定目標的工作成績。潘中偉很高興,對王石凹村近年來在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民生、貧困戶產業發展、村容村貌建設等方面的發展給予了肯定,代表學校感謝印臺區區委、區政府、王石凹街道黨委對我校扶貧工作一直以來的關心與支持。他指出,脫貧攻堅是全黨實現“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更是要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校黨委班子把對王石凹村的扶貧開發工作當作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一項事業來推進,印臺區委區政府從政策、資金等方面予以了大力支持,相信通過校區雙方的共同努力,王石凹村的發展一定會有新局面。潘中偉又強調,此行還是慰問交流之行。校黨政領導班子自去年6月4日在王石凹村召開扶貧工作現場推進會,并與特別貧困戶結為“一對一”幫扶對子以來,雞年春節臨近之際再次回來看望,一方面是慰問全體鄉親、駐村“第一書記”和學校駐村扶貧工作隊,另一方面是了解村子特別是貧困戶的新發展新變化,掌握具體情況和發現解決仍然存在的困難。潘中偉還對下一步扶貧開發提出了工作展望,要結合學校自身實際,在校區雙方簽訂合作協議的基礎上,在農產品深加工、陶瓷產品研發等產業結合點上充分發揮學校學科專業、產學研合作、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等資源優勢,推動“果鄉瓷都、魅力印臺、科大參與、共創未來”合作共贏發展的美好愿景落到實處,為助力印臺區脫貧攻堅、實現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的發展任務做出更大的貢獻。

趙富祥代表區委和區政府感謝潘中偉一行來印臺調研慰問,高度評價了陜西科技大學在王石凹村、印臺區扶貧攻堅上的扎實工作和真情付出。他說,陜科大傾心、傾情投入貧困村的定點幫扶工作,扶真貧,真扶貧,工作中貫徹落實中省有關精神的決心和態度、真抓實干的作風和涌現出的感人事跡,無不值得我們學習,有力推動了全區脫貧攻堅工作不斷向前。尤其是校區合作協議簽訂后,現已取得實質性進展,為印臺區域經濟轉型升級注入了正能量。他表示,2017年要重點圍繞精準有序扶貧和鞏固扶貧成果等方面,科學謀劃,真抓實干,抓住陜西科技大學科技幫扶印臺區的良好機遇,進一步促進校區合作、科技興區取得積極成果。

潘中偉在趙富祥等的陪同下,還來到駐村“第一書記”宿舍,關切詢問了姬海鋒的住宿及生活其他情況。
慰問親:大家一起努力把日子過好
“感謝黨、感謝學校對我們的關心!”接過大米、面粉、食用油和大紅的福字和春聯,王石凹村民張栓娃、吳文學等人無比感動地說。頂著凜冽的寒風,潘中偉一行為全村貧困戶集中發放了慰問品,又分別到兩戶重點幫扶對象家中走訪慰問,了解他們的日常生活情況和身體狀況,鼓勵他們在新的一年里要堅定信心、戰勝困難、積極生活。

此次,潘中偉一行為鄉親們帶來了760公斤大米、1900公斤面粉、76桶5升食用油等慰問品,并為5戶重點幫扶對象發放了共計2500元的慰問金。在集中分發的過程中,校領導同鄉親們一一握手,向鄉親們拜年,祝家家都能過個好年。

隨后,沿著正在拓寬的通村道路,潘中偉一行步行來到年過六旬的貧困戶高莊子家。當得知高莊子通過技術指導和資金補助發展的花椒種植,正是我校駐村扶貧工作隊開發推行的產業發展項目之一時,潘中偉感到非常欣慰,并向他送上了500元慰問金,鼓勵他繼續努力,堅定信心,過個好年。潘中偉一行又來到因病致貧的年近七旬的徐志強家。在了解到徐志強曾是村里的老支書,潘中偉關切地叮囑老人:“保重身體,好好養病,大家一起齊心協力,把日子過好!”真摯熱情的話語,溫暖著在場每個人的心,陣陣歡聲笑語充滿整個山村。
效果實:“造血型幫扶”才是真扶貧
開闊、干爽的山坡頂上,一座由活動板房、圍網組成的散養雞場內,毛色透亮、神氣活現的幾百只雞正在燦爛的陽光下自由覓食,這是潘中偉一行實地查看的我校駐村工作隊開展的扶貧新業態——生態散養土雞項目,也是學校在王石凹村扶貧攻堅上送人才、送科技、送項目、送政策所取得的最直接的效果之一。
據了解,該項目按照“打造產業培育新動能“的思路開展工作,由駐村工作隊在村上成立的農業合作社牽頭,帶動了70戶貧困戶參與。自2016年10月份開始實施以來,已爭取扶貧局項目資金50萬元,協調區水利局修建100立方米的養殖場蓄水池,并已完成場地整理、圍網、雞舍新建等工作,購置肉雞500余只,年后將陸續進行辦公區域及配套設施建設。駐村工作隊還積極協調區扶貧局等部門爭取到資金10萬元,多次協調信合辦理金融貸款93萬元,同時為70戶貧困戶爭取產業發展資金21萬元并已全部匯入各家賬戶。這些舉措促使村民種植養殖積極性得到明顯提高,進一步增強了他們脫貧致富的信心和自覺發展的動力。

潘中偉一行實地查看了該扶貧項目的進展,仔細詢問了土雞的養殖情況,詳細了解了雞苗價格、飼料成本、出欄時間、利潤情況等。看到散養雞的確個個精氣神十足,潘中偉鼓勵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要進一步擴大規模,把生產搞上去;同時要注重依靠科技,建立健全衛生防疫機制,有效提高生產效益,讓貧困群眾真正享受到脫貧攻堅的勝利果實。

潘中偉一行還來到陳爐鎮實地考察調研了陶瓷產業和紫砂產業發展情況。
印臺區有關領導,學校黨辦校辦、組織部、機關黨委主要負責人等陪同參加了上述活動。
(核稿:崔楠 編輯:杜楊)